上市公司年报披露进入密集期 证监会将强化监管防乌龙 密集由于工作人员失误
2025-05-13 14:48:22 - 休闲
2018年上市公司年报披露进入密集期,上市对于年报披露过程中发现存在真实性、公司管防规范性、年报透明性等问题重拳出击,披露严格规范——
证监会将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
3月18日,进入监会将强上市公司三夫户外发布更正公告称,密集由于工作人员失误,期证误将单位万元按照元填写数据,化监导致错误,乌龙将原来高管的上市薪水“下调”了一万倍。无独有偶,公司管防上市公司菲利华董事长吴学民的年报年薪竟然“被上涨”至110亿元,公司董监高总薪酬合计“被涨”至698亿元。披露
类似的进入监会将强年报披露乌龙事件每年都会发生。随着2018年上市公司年报披露进入密集期,密集投资者和其他市场各方更多将目光聚焦在年报披露的真实性、规范性、透明性等方面。2018年的年报披露有哪些特点?如何做好年报信息披露监管?
几类问题值得关注
2018年以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断规范,但仍有三类潜在问题值得关注:一是上市公司年报中可能的虚构业务。例如,虚增资产、收入和利润,变造甚至伪造产权证书和重要经营证照等违法、违规行为,尤其是极少数涉嫌无视监管红线、挑战法律底线的恶性案件亟待加强监管。二是年报中涉及的商誉减值以及“业绩洗澡”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夯实监管基础。三是在年报中涉及的违规占用资金和对外担保等行为值得关注。
对于这些问题,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在今年的年报监管中,首要任务是聚焦年报信息披露真实性,严厉查处财务数据造假、信息披露失真等违法违规行为,主要包括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准则是否真实、准确、完整,是否及时披露有关信息。比如,上市公司存在不适用的情形,要关注其原因及合理性。一方面,将重点打击虚构业务,虚增资产、收入和利润,变造甚至伪造产权证书和重要经营证照等违法违规行为,尤其是将依法严惩无视监管红线、挑战法律底线的恶性案件。另一方面,今年年报监管重点还要加强商誉减值监管,强化对应计提不计提、“业绩洗澡”多计提商誉减值问题的监管,督促上市公司有节奏地合规、合理计提商誉减值,避免集中计提商誉减值引发风险。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在商誉相关问题上,将重点关注上市公司是否定期或及时开展商誉减值测试,是否在此过程中重点考虑了特定商誉减值迹象的影响,不得以业绩补偿承诺为由,不开展商誉减值测试;关注上市公司是否在将商誉账面价值合理分摊的基础上作商誉减值测试,并恰当计提了商誉减值损失;关注上市公司是否充分、准确、如实、及时地披露了与商誉减值相关的重要信息。
监管瞄准三个领域
今年以来,证监会已对10家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等行为的上市公司实行了立案调查。今年的年报监管还将有哪些重点领域?
日前,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今年证监会系统在年报监管中,将坚持问题导向、风险导向,把重点放到当前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风险隐患,提高监管针对性、有效性上。具体来看,在监管中主要瞄准三大重点领域。一是“打假”,聚焦信息披露真实性;二是“固本”,严打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等;三是“强基”,关注上市公司治理规范性。对于违法违规行为,证监会系统将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查处,“从严从快”“露头就打”。
部分接近监管层的人士透露,监管部门将从决策合规性、披露及时性等角度,重点关注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事项。比如,存在非经营性占用,要督促相关主体披露有关情况并尽快解决。同时,监管层还将强化并购重组持续监管,尤其是后续实施和业绩承诺履行等事项监管。强化标的业绩承诺履行情况监管,重点关注收购标的业绩未达标或精准达标公司的业绩真实性,是否存在利润调节行为。对于未完成业绩承诺的,关注相关补偿进展情况、上市公司已采取的督促措施等。对于拒不履行补偿义务的,要依法依规从严处理。
完善制度呵护市场
A股历史上曾有2家因触及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情形被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分别是珠海市博元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雅百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据2018年发布的《关于修改〈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的决定》,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欺诈发行或其他涉及国家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将被强制退市。
不久前,证监会还修订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此次年报监管将以《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修订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对于上市公司治理规范性重点关注的内容,主要包括报告期内公司治理披露情况。比如,上市公司实际状况与证监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存在重大差异情况,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等方面保持独立性情况,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规范运作情况,股份回购的公司治理机制安排等。对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高管层变更频繁,公司规范运作基础较差,公司内部存在缺陷等,也会在年报监管中重点关注。
对于年报披露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处置,接近监管层的人士透露,监管层将及时介入、及时纠正。年报披露后,各地证监局将及时开展现场检查,依规采取行政监管措施。达到立案标准的,坚决启动立案稽查程序,不得以实施行政监管措施替代行政处罚。在交易所方面,将在年报披露后及时开展年报审核,加大问询力度,直奔主题、切中要害,依规对违法违规行为采取监管措施。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刘纪鹏表示,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信息披露的核心是将信息披露的责任与义务落实到能提前得到未公开信息的对象。证券监管部门应重点关注长期经营业绩不佳、业绩不稳公司的信息披露,将打击内幕交易的重点放在信息披露一致性方面,强化外部力量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督。同时,增加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成本,完善资本市场长远发展的各项配套基础性制度。
(记者 周琳)
标签:上市公司|证监会责任编辑:陈子汉 陈子汉- END -
春节期间我市智慧停车项目免费

春节期间我市智慧停车项目免费 编辑:文竹 来源:本网原创
大连曝光农产品质量安全十大典型案件

中国消费者报大连讯记者张恒)11月13日,大连市农业农村局公布大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10例典型案件,涉及农药、肥料、兽药、饲料4种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问题。据了解,大连市农业农村局通过公布生产销售不合格农
福建:山海小将牌开心果黄曲霉素超标被召回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11月上旬,福建省福州山海志业食品贸易有限公司发布召回公告称,该公司2020年10月5日(批次)生产的山海小将牌开心果,实施二级召回,涉事产品销售区域为陕西省西安市。经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 “双11”购物小心六大问题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随着“双11”的临近,各商家又开启了新一轮的大促活动,尤其是线上商家,推出了多种多样的促销手段,让广大消费者“目不暇接”。
创业板指涨3.44% 电力设备板块涨幅居前

早盘沪指窄幅震荡,深成指、创业板指逐步走高;午后三大指数集体拉升。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252.98点,涨幅0.74%,成交额4375.23亿元;深证成指报11182.94点,涨幅1.81%,成交额6
iPhone图像如何制作没有联合参数的图像

摘要:而最让人不解的是,发布会一出,就有这么多影像表现出色的手机与iPhone进行对比,如此多的数码博主拿到新机(尤其是旗舰手机),将iPhone与iPhone进行对比。那么为什么没有联合参数和通用,
4S店捆绑销售保险 福州市消委会称涉嫌违法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针对福州市部分汽车4S店在销售车辆过程中强制消费者在4S店购买保险的现象,11月24日,福建省福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公开发布警示,提醒汽车经营者捆绑销售保险涉嫌违法。
吉林省销售第一?火凤祥火锅店涉嫌虚假宣传遭消费者质疑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洪涛)一个多月前,演员郑恺当掌柜的火凤祥火锅店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红旗街万达广场五楼开业。近日,有消费者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反映,该火锅店存在涉嫌虚假宣传、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北京“专精特新”专板开板 首批50余家企业登陆

记者8月23日获悉,北京“专精特新”专板于8月24日开板,首批50余家企业登陆。北京股权交易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已储备100余家拟上板企业。到2025年底,力争专板培
扫黑除恶进行时|湖北市场监管部门深入推进扫黑除恶“行业清源”行动

中国消费者报武汉讯记者吴采平)11月17日,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召开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四次推进视频会议。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湖北省市场监管系统深入开展扫黑除恶“行业清源&rdqu
“满意消费长三角”继续深化 25万家企业承诺线下无理由退货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11月12-13日,深化无理由退货承诺打造“满意消费长三角”消费新高地现场会在浙江省长兴县召开。记者在会上获悉,截至目前,三省一市共有近25万家企
河北省消保委:超九成消费者反对餐饮浪费行为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11月4日,河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拒绝餐饮浪费 树立健康餐饮新风尚”消费调查活动报告。报告显示,五成以上消费者认为当前浪费现象严重,超九成